日前正式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一次双年透明度报告》(下称《透明度报告》,给出了上述权威数据。
该报告在11月8日在生态环境部常务会议上通过,经由国务院授权后在2024年12月31日之前正式提交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秘书处,日前正式公布于《公约》官方网站上。
该报告共300余页,包括六个部分,分别是国家温室气体清单、国家自主贡献进展、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资金、技术和能力建设需求及获得的支持、香港特别行政区应对气候变化基本信息、澳门特别行政区应对气候变化基本信息。
中国于2020年启动全球环境基金(GEF)项目申请程序,并于2022年启动上述报告准备工作。
根据强化透明度体系(ETF),《巴黎协定》缔约方须每两年提交一份双年透明度报告(BTR),第一份报告应于2024年12月31日前提交。小岛屿发展中国家(SIDS)和最不发达国家(LDC)可自行决定提交BTR所需的信息。
《公约》官网披露信息显示,截至目前,《巴黎协会》195个缔约方中,共有90个国家和地区提交了BTR报告,包括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德国、法国、加拿大、南非、立陶宛等;阿富汗、朝鲜、埃塞俄比亚、越南等国则尚未提交。
ETF根据《巴黎协定》第13款建立,旨在提高各国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行动透明度,确保各国对全球气候行动的贡献是可信和可验证的。
BTR提交内容包括:一份文本报告;用于以电子方式报告NIR信息的通用报告表(CRT);通用表格格式(CTF),用于以电子方式报告跟踪实施和实现国家自主贡献进展所需信息,以及提供和调动以及需要和收到的资金、技术开发和转让以及能力建设支持的信息。
国家自主贡献目标已实现两项
《透明度报告》还公布了中国目前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进展情况,五项目标中已有两项提前实现。
国家自主贡献目标(NDC)是《巴黎协定》的核心内容,旨在通过五年一个周期逐步升级各国的气候行动承诺,以期在2050年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
具体来看,碳排放强度方面,中国2021年碳排放强度相比2005年下降50.9%,距离下降65%的目标仍有差距。
非化石能源比重方面,2023年中国煤炭、石油、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分别为55.3%,18%和 8.5%,非化石能源比重为17.9%,距离25%的目标仍有差距。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告诉界面新闻,碳排放强度在前期降低较快,后期难度逐渐增大,因为中国电力需求仍在持续增长,且增速较快。尽管风电和光伏发电发展迅速,但如果其增速仍无法满足需求增量,化石能源的使用量就会继续增加,从而导致碳排放强度降低的难度加大。
森林蓄积量方面,2021年全国森林蓄积量为194.93亿立方米,相比2005年新增64.93亿立方米,已提前九年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方面,截至2024年10月,并网风电装机容量约4.9亿千瓦,并网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约7.9亿千瓦, 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约12.8亿千瓦,已提前六年实现国家自主贡献目标。
尚未碳达峰
《透明度报告》称,2021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约为129.99亿吨二氧化碳当量,比2020年增长了4.3%。2021年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的温室气体吸收汇为13.15 亿吨二氧化碳当量。
在不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的情况下,2021年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约为143.1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4%,主要是由于能源活动、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领域温室气体排放总量上升导致。
其中,能源活动温室气体排放为110.07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了4.2%,占比近76.9%;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温室气体排放为21.4亿吨二氧化碳当量,同比增长4.4%,占比约14.95%。此两项合计占比近92%。
同期,中国二氧化碳排放总量(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102.82亿吨,同比增长4.3%。其中,2021年能源活动和废弃物处理的二氧化碳排放分别为100.95亿吨和0.09亿吨,同比增长4.5%和3.6%。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是15.24亿吨,同比减少了0.5%。
在包括土地利用、土地利用变化和林业的情况下,2021年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氢氟碳化物、全氟化碳和六氟化硫所占比重分别为79.1%、13.1%、4.3%、2.6%、0.2%和0.8%。相较于2020年,六类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分别增长了4.3%、0.4%、6.2%、23.2%、6.7%和11.2%。
报告指出,中国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民生、污染治理、生态保护等一系列艰巨任务。从能源结构上看,化石能源占比仍然较高,与世界平均水平基本相当,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短期内难以根本改变。
从产业结构上看,中国产业结构偏重,高耗能高碳排放行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一定比例,工业产业结构转型已进入深水区,升级的难度大大增加。
这些因素造成中国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大,碳排放强度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报告表示,目前中国人均能源消费和人均生活用电量距离经合组织(OECD)国家整体水平还有一定距离,2022年中国人均能源消费及人均生活用电量比OECD平均水平约低25%左右。
“未来一段时期能源需求还将刚性增长,碳排放还将在一段时期内有所增加。”报告称,但中国政府将通过一系列政策行动措施,确保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此外,报告还进一步明确了碳达峰的目标、目标年、口径等内容。
中国在2021年更新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中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下称碳达峰),是指努力争取在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进入相对稳定的平台期或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该目标年为2030年前,为单年目标。
对于碳达峰口径及范围,报告明确,碳达峰的口径为燃料燃烧以及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的二氧化碳排放,即国家温室气体清单中能源活动领域中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领域的全部二氧化碳排放。覆盖领域为能源、工业生产过程和产品使用。气体种类为二氧化碳。
资金缺口268万亿
当前,国内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矛盾依然十分突出,对资金、技术、能力建设的需求均十分迫切。
2023年12月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第四次国家信息通报》指出,中国2021-2030年减缓行动的年均资金需求规模约2万亿元;为实现碳中和目标,中国进一步强化减缓行动,2021-2060年减缓行动的年均资金需求规模约6.5万亿元;2021-2060年适应气候变化资金年均需求1.6万亿元。
《透明度报告》指出,综合考虑减缓和适应行动,中国从报告年份(2024年)到2030年的总资金需求规模约为25.2万亿元,年均约3.6万亿元;从2031-2060年的总资金需求规模约为243万亿元,年均约8.1万亿元。
由此计算,中国要实现碳中和的目标,至少需要资金268万亿元。
界面新闻注意到,在披露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资金需求支持方面,能源预估资金需求总额最高,达6万亿元以上。
林伯强表示,过去国内能源系统以化石能源为主,未来必须转向以新能源为主,这是实现碳中和的基本要求。过去的基础设施是为稳定的化石能源设计的,而未来的基础设施必须能够应对不稳定的新能源,如风电和光伏。
“因此,这需要建设相应的能源基础设施,要让这些设施走入千家万户。这样来看,也会存在一定的资金缺口。”
当前发展中国家获得资金支持仍面临一系列挑战。
一方面,发达国家向中国提供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支持的意愿较低。发达国家近年来向中国提供的应对气候变化资金支持大部分以贷款形式提供,赠款项目多数资金中方不掌握支配权,项目运营和资金拨付由外方机构主导。
例如,2020-2022年,中国通过《公约》下多边资金机制、多边发展机构和双边合作机制等多种渠道,获得国际资金支持共计26.2亿美元,年人均收到支持仅0.62美元,相当于中国自身财政投入应对气候变化金额的0.6%。
另一方面,气候资金概念进一步泛化,发达国家强调全球气候投融资,淡化履行气候资金支持的义务。发达国家多强调全球气候投融资规模达到上万亿美元,应充分动员全球资本,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气候资金支持的国际义务与全球投融资的商业行为相混淆。这种趋势不利于保障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在《公约》及其《巴黎协定》下应有的权利。
《透明度报告》指出,中国在减缓气候变化技术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与积累,但面向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仍需加强技术创新部署与支持投入。例如,在能源部门,新型太阳能光伏、深远海域及超大型海上风电、海洋能发电、生物质能高效转化利用、先进核能、新型储能、氢能、先进智能电网等是重点需求的技术方向。
在工业等其他部门,低碳钢铁冶炼、低碳建材、低碳化工,新能源船舶与航空器等是重点需求的技术方向;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及封存、负排放技术,甲烷、含氟气体与氧化亚氮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减排技术,温和条件下绿氢合成氨技术等也是中国亟需发展和获得技术转让支持的优先方向。